香港其實是有兩派人:
(1)親建制派,因為他們正在掌權。
(2)反建制派,因為他們不能掌權。
究竟誰是香港的掌權人?是英國統治時代掌權的人:
(1)港英政府時代的官員。
(2)港英政府官偏袒(甚至官商勾結)的商界。
(3)英國為了阻止民主化而產生的功能組別。
雖然左派人士在97後得到一些地位,但他們在文革時期左遙右擺,在港人的心目中他們早已經信譽破產。加上共產主義運動的失敗,無論過去或將來、無直選到有直選,他們都不能掌權。民建聯也偷偷逐漸轉營及洗底。
在港英時代對英國忠心耿耿的人,甚至英國人的公司(如航空公司),看到97將近,立即左右逢緣、見風轉舵,是看準了中方擁有的權力必需倚賴原來的英方勢力才能回收香港,也可說是投機取巧。於是97年後他們仍然控制香港,坐享其成。
但在英國的語言、文化、制度中長大,有很多人對英國愚忠(一愚),不能轉彎。自詡為民主派,把反對他們的人視為親中、左派或土共(二愚),其實他們自己是土英(香港土產的英國附庸者)。他們擺出戰鬥格,認為對方必須就範(三愚),或裝在民主鬥爭中受害,博取國際社會同情(四愚)。
2012將近,直選問題,親建制陣營沒有太多藉口拖延下去。將會迫使大陸當局宣佈,有沒有直選的關鍵,就是不能讓反中亂港的民主派人掌權。拿出陳方安生來高調進攻,只會慘敗收場。擺出戰鬥格,認為對方必須就範,愚不可及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