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

港式中文

2009-06-28 09:11

香港很多工商機構要求顧客填寫表格的是英文姓名和英文地址,一方面是他們喜歡只處理英文,另一方面是想認為英文寫法較準確。其實英文地址並非較準確,英文姓名更大幅度降低其準確性。英文姓名小部分是真的英文名字,來來去去是 Mary, John 等重複使用的名字,大部分是英文拼寫的中文姓和中文名。Chan Chun Chuen 這人是誰呢?單是Chun一字就可以是「振真珍震鎮親專尊遵全泉串存秦津雋進晉俊峻駿竣...」那麼多字的拼音。這種分辨性極低的名字寫法,在香港享有的法律地位比起原本的中文名字更高,可能已有不少冤假錯案。這就是香港中文,所謂中文合法化徒具虛名,人人以英文為正統,以英文名稱為正式寫法。但其實這並不是什麼英文寫法,是中文字的(粵音)拉丁字母拼寫法,而英文也是以拉丁字母拼寫的一種文字。

自五四運動以來就一直有聲音要求廢除漢字,想把漢字拉丁化(或叫羅馬化),中共並已制定了一套正式的拉丁化文字(名為漢語拼音)。這是對自己的文化不自信,極力模仿洋文化的一種表現。但後來又靜俏俏地放棄,現在假裝沒有其事。放棄固然是和心態改變有關,但相信也是因為經實踐發覺不可行,山西和陝西兩省的信件會大兜亂,學生學了拉丁漢字和社會不銜接。聲調語言是漢語主要特徵之一,但為了徹底模仿洋文字,他們連聲調符號也想棄而不用,導致失敗實咎由自取。

香港人表面看來沒有跟隨他們用簡體字,但其實有同樣的心態,只是沒有要求廢除漢字罷了,實際也搞香港中文拉丁化。這種對自己文化不自信的心態,可以從香港中文拉丁化,即所謂中文字的英文寫法分析到:

- 不標聲調,讀出來就一律改讀陰平聲,如Chan Tai Man讀“親呔蚊”,一於降低其分辨能力。

- 拉丁拼寫享有較高的地位,但從沒有制定一套標準拼寫法,自由發揮,如華wa/wah、元朗Un Long/Yuen Long、業ip/yip。普通話(即漢語拼音),可能連上海話讀音的拼寫也混入其中。

- 遷就英文的習慣,破壞拼音規律,華wah、盧Lo(比較一下何ho),或索性採用現成的英文字:羅Law、李Lee、大澳Tai O。

- 這些拼音多是來自早期的威妥瑪拼寫法,原本噴氣是有表示的,是跟隨國際音標形式,k'、t'、p',ch',然後又放棄這些英文不用的符號。
-- 噴氣和不噴氣不分,非常大量:ka/卡/家、tai/太/帶、pin/篇/邊、chi/癡/之...
-- g、d、b、j,這些可以作為不噴氣輔音的字母就棄而不用。
-- 竟然是改變元音作為噴氣和不噴氣之分:昌cheong和張cheung。

- 短音/ɐ/和長音/aː/不分,也很大量:lai/黎/賴、wan/溫/灣、ban/賓/斑...

- /œː/有不同的串法,張cheung,昌cheong。還有/yː/,元un、屯tuen。ch/ts,仔chai/tsai、全chun/tsun。

- ui同時代表/uːi/和/øy/,例如:會wui/wuːi/,許hui/høy/。

- u的用途更多,錦kum/kɐm/、述sut/søt/、元un/jyːn/、六luk/lʊk/、門mun/muːn/。(門mun,如屯門Tuen Mun。但潘又不用Pun,而用Poon。)

- 姓李/lei/的,拼Lee或Li,可能來自英文或國音,從此就以為/ei/有須要化為/iː/。利lei→lee,美mei→mi,喜hei→hee,李錦記→Lee Kum Kee。早期拼了ei的,逐漸被人修改,筲箕灣 Shaukeiwan→Shaukiwan,油麻地 Yaumatei→Yaumati,塘尾道 Tong Mei Road→Tong Mi Road,這些地名轉變有歷史可翻查。英文第一個字母就讀/ei/,英語讀/ei/並無難度。這心態十分荒謬。

- 姓何的,Ho拼音實正確,但不大合英文的習慣,英美人會以為讀/hɘu/。有些港人故意把Mr. Ho讀成Mr. 蒿(“號”的陰平聲)。

以上只是一般情況,實際還有很多混亂,Chuen就不知為什麼可以是“聰”。總括而言這是什麼心態:

- 是想放棄漢字(這想法逐漸消失)。

- 中文文章內要容許加插英文字,但英文文章內就希望是純英文字,無意要知道原來的中文字是什麼。

- 降低中文字的分辨性,有意無意使到用中文名字的人較難爭取法律權益。

- 我們用中文得過且過就可以了。學英文則要一絲不苟(結果卻以訛傳訛,偏離英文很遠)。

產生了無知的誤解:

- 以拉丁字母拼寫就視為英文字,還必須遷就英國人的習慣。

- 要遷就洋人用中文,讀中文要讀歪一點以符合英人習慣,結果是以訛傳訛,出現一些無知的規律。
-- 以為必須放棄聲調,“陳大文”就要改讀“親呔蚊”:這是因為以為中國人可以學洋文,而洋人不能學中文。
-- 以為必須改讀噴氣聲,“大”→“呔”:這是拼音方式無系統地演變出來的結果。事實英語亦有噴氣和不噴氣,如pin/spin、kin/skin、till/still。
-- 以為A音有須要化為E音:只不過是看到“李”→Lee,英語並非不能讀出A音。

- 外國人講粵語發音不準,並不糾正,例如模仿印巴人說音調不準的粵語,即告訴他們學好中文是無必要的。

這是香港人輕視中文,更輕視粵語的結果,缺乏粵語音教育。大多數人對粵語愛理不理,就有人出來充當專家搞粵語正音,煞有介事,實質破壞約定俗成,對粵語更不利。
 

1 則留言:

Unknown 說...

其實香港語言學學會有出過一套可以講係幾完整嘅併音系統,你可以睇下 http://www.lshk.org/
包括埋聲調,好多外國人都用伊個系統或者大易學廣東話,如果真係要原全羅馬化係可行嘅。

nei5 dou1 ho1 ji3 si3 haa4 jung6 ji1 go3 jyut6 ping3 hai6 tung2, kei4 sat6 dou1 m4 co3。